第(3/3)页 【看上面提到剧情节奏,我也隔空回复一下,《白昼之雨》里有一处“三段式节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惊悚情节拍摄手法,建议初出茅庐的导演们好好学一学。不占页面,详见楼中楼↓】 【[回复]莫森在田刚家里等待邱雪回来的这部分,由三处转折组成。通俗来说,就是“你以为要到了,但还没到,你刚放松警惕,反而到了”。】 【[回复]具体表现为:1.邱雪上楼梯、开门。这时候观众以为会迎来“开门杀”,都警惕着下一秒邱雪像之前那个卫生巾白领一样,在进门的瞬间被莫森按住,然而,并没有,邱雪平安地进了屋,大家松了口气。】 【[回复]然后2.邱雪往地上放东西,不经意一个转头,整个人的表情就僵住了。这时观众又提起一口气,再度警惕,提心吊胆的,生怕下个镜头就是莫森站在邱雪面前。结果呢?又没有,原来邱雪看到的是厨房窗户,大家再次松了口气。】 【[回复]最后3.画面停顿半秒,观众后知后觉意识到真正让邱雪怔愣害怕的不是窗户外面不存在的人影,而是玻璃碎了。碎裂的缺口暗示着很有可能莫森已经闯入了这间屋子。所以在这时,反应过来的邱雪赶紧站起来转过身,观众刚放下的心也再再次悬起。】 【[回复]此刻,镜头同样没有采用经典的“怼脸杀”,没有猝然让莫森的脸出现在屏幕上。与这篇影评里提到的相一致,该给特写的时候反而没特写,在紧张感拉满的这几秒里,镜头对准屋内,背景里有一颗脸色苍白的脑袋缓缓探出,莫森终于现身,恐惧和压迫感飙升到极致。】 【[回复]至此,观众一直等待的“另一只靴子”方才落地,接着还没等喘口气,情绪立刻又被莫森追击邱雪的情节拉入到新的紧张中。】 【[回复]简单总结:第一次吊胃口→预期落空,虚惊一场→第二次吊胃口→预期再次落空→第三次来真章,节奏略微放缓,给观众反应的时间,然后彻底回收铺垫,满足预期。】 【[回复]回顾整个过程,不难发现这部分的节奏把握相当老练,张弛有度,悬念始终在线,却又不会让观众因为长时间的警惕、紧张和期待没能得到及时反馈而情绪疲软。】 【[回复]要不然说姜还是老的辣,这套操作贺导信手拈来,给人一种朴实无华的错觉,实际换作别的导演,还真不一定能把控得如此精妙。好了我吹完了,不好意思一个人叠了这么多楼中楼,溜了溜了。】 【[回复·回复]一把子震撼住……这就是高手在民间吗,大佬受我一拜!#鞠躬】 【[回复·回复]等等,我说怎么id有点眼熟,仔细一看居然是那位分析色调和道具的老师?!】 【[回复·回复]什么什么,有无链接让我看看??】 第(3/3)页